秋风送爽,重阳又至。当世人登高望远、遍插茱萸之时,在贵州茅台镇,一场关乎时间、自然与匠心的千年约定正在赤水河畔悄然上演。这里的人们相信,最好的酒,是天地人共同酿造的杰作。
壹 · 自然的密语:赤水清,酱香启

赤水河,被誉为“美酒河”,其水质随季节变化:雨季浑浊,重阳至次年端午则清澈见底。这时候的水,“是一年中最好的”,清亮透明,正适合酿酒。酿酒人听从古老智慧,在这时取水润粮,开启酱酒“12987”工艺的第一章:一年一个周期,两次投粮,九次蒸煮,八次发酵,七次取酒。这就是“重阳下沙”,一个与自然同步的开始。

贰 · 祭水大典:从古法仪式到非遗文化
重阳祭水,是茅台镇延续千百年的传统,如今已成为遵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。仪式中,取水官从赤水河心取来重阳第一桶水,司祭诵读祭文,酿酒匠人以传统礼仪感恩自然馈赠。这不仅是对天地的敬畏,也是酱酒文化的生动延续。近年来,祭水大典更发展成为当地独特的文化坐标,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前来观瞻。

叁 · 水与粮的邂逅:红缨子高粱的蜕变之旅
重阳时节,本地红缨子糯高粱也成熟了。这种高粱粒小皮厚,特别耐蒸煮,是酿造酱酒的“独家原料”。此时,清澈的赤水河水与饱满的高粱相遇,开启了一场美妙的转化之旅,为后续的发酵增香奠定基础。这一切,正如茅台镇酿酒匠人世代所遵循的,是“天时、地利、匠艺”的完美融合。

肆 · 茅世原:恪守五大原则,以匠心传承酱香
在茅台镇这片酱酒核心区,茅世原始终秉持“五大原则”,将古老手艺与现代品质管理相结合,构筑起一道坚实的品质防线:

产区有原则:坚信“离开茅台镇,酿不出茅台酒”,将酿造严格限定在7.5平方公里核心区,让每一滴酒都呼吸这里的微生物、感受这里的水土与气候。

原料有原则:在仁怀周边自建红缨子高粱基地,严选每一粒粮。这种高粱支链淀粉高、耐得住九次蒸煮,从源头为酒质保驾护航。

工艺有原则:严格遵循“12987”传统工艺,端午制曲,重阳下沙。从投粮到出厂,30道工序、165个环节,步步精心,凝聚的是一代代匠人的智慧与坚守。

品质有原则:建立从原料到成品全流程品控。基酒必须在陶坛中静静待上五年,等待时光把它变得醇厚柔和,才准予出厂。
做人有原则:茅世原常说“酿酒如做人”,心要诚,信要守。他们坚持“做老百姓喝得起的纯粮酱酒”,在传承中不断创新,让这一缕酱香,飘进更多寻常生活。
赤水河的水,一年清一次;
茅台镇的人,一辈子守一事。
等河水再次变浑,他们已把今年的太阳、雨露、星尘,统统封进酒坛。
来年秋风起,开坛一闻——
还是匠心传承的味道。
秋风送爽,重阳又至。当世人登高望远、遍插茱萸之时,在贵州茅台镇,一场关乎时间、自然与匠心的千年约定正在赤水河畔悄然上演。这里的人们相信,最好的酒,是天地人共同酿造的杰作。壹 · 自然的密语:赤水清,酱香启赤水河,被誉为“美酒河”,其水质随季节变化:雨季浑浊,重阳至次年端午则清澈见底。这时候的水,“是一